2008年2月25日月曜日

談判若無期 世貿蒙陰影

談判若無期 世貿蒙陰影
12月 19日 星期一 05:05 更新

【明報專訊】一連6天的世貿香港會議在最後一刻終就取消農業出口補貼定下期限,但各成員國在多項議題上仍存在重大分歧,明年底完成談判並不樂觀。分析家指出,若談判無法如期完成,將令貿易自由化進程嚴重受挫,對富國與窮國均非好事,甚至還可能令世貿前景蒙上陰影。

學者﹕宣言訂明時間表 不算突破

《香港宣言》獲通過,不代表談判接下來便綠燈大開。曾任世貿秘書處顧問的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高樹超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各成員國其實於去年已就取消農業出口補貼達成共識,宣言只是訂明時間表,屬意料之內,不算是突破。他指出,高關稅與國內補貼才是農業貿易失衡的關鍵所在,發達國家取消出口補貼後可用國內補貼代替,貿易不公仍然存在。

世貿談判依據「一籃子承諾」(single undertaking)規則,只有當所有成員國對各項議題都達成共識時,才告完成。除農業問題外,多哈談判還包含非農產品、服務業等多項議題,若各國在其他問題上談不攏,農業協議便只是一張廢紙。

多哈回合談判 難望如期結束

各國在其他議題上同樣存在明顯分歧,如在香港會談中成為重矢之的的歐盟,便一再堅持把在農業問題上讓步與發展中國家開放服務業市場掛。但處於絕對劣勢的發展中國家卻擔心,一下子開放整個市場會令本國經濟受到操控。

《香港宣言》建議把明年4月30日作為達成多哈回合協議草案的限期,意味各成員國便必須盡快舉行新的會談。高樹超指出,各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所有問題達成共識,多哈回合談判難望如期在明年底結束。

美取態將左右大局

一旦多哈回合未能如期完成,其最壞結果是胎死腹中,而美國國會的取態將左右大局。美國國會對總統布殊(相關新聞 - 網站)的「促進貿易授權」在2007年6月到期,屆時它重獲權力,修訂美國參與的任何談判協議。美國對中國的龐大貿易逆差,已令許多國會議員對擴大自由貿易有戒心,輿論擔心它會採取更多貿易保護措施,推翻美國作出的承諾。

多哈談判僵持,將會令各國更多地採納區域性貿易協議機制和雙邊貿易協議,它除了可能加劇全球貧富不均外,還會反過來削弱世貿的影響力。香港總商會首席經濟師David O'rear上周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香港會談)達成一些協議,但(國際貿易)區域化而遠離全球多元主義的趨勢很難扭轉。」

明報記者 陳立程 葉杏麗 陳永佳